Top Banner 1
【醫美教室】秋冬季向乾燥皮膚say no!

面部繃繃緊,嘴邊及眼部肌膚乾到脫皮甚至出現乾紋?秋冬季除了天氣漸涼外,濕度亦會降低,皮膚蒸發水分的速度因而增加。皮膚開始容易乾燥,甚至痕癢、脫皮等。面部、手部及四肢是比較容易乾燥的部位,究竟如何選擇護膚品,以免令皮膚變得乾燥繃緊?除了護膚品及改善生活習慣外,還有其他醫美方法可改善乾燥皮膚嗎?

我們的皮膚最外層是沒有生命的角質層。角質層就好像保鮮紙般包裹著我們的身體、避免水份從體內流失。角質層是已死亡的角化細胞層,它的厚度會隨年歲、紫外線照射及不同部位而有所變化,年紀越大,角質層則越厚。角化細胞擁有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NMF),能夠從環境中或真皮層中吸收水份,保持角質層的水潤狀態。而皮膚表面亦有一層皮脂分泌(Sebum),防止水份蒸發。當乾燥天氣或皮膚乾燥不夠水份時,角質層就會缺乏水份,或會減低彈性,增加皺紋;亦會使角化細胞不正常地脫落,形成肉眼看得見的皮屑、脫皮現象,而皮膚亦有較多敏感、發炎機會。

為何秋冬季容易引起皮膚乾燥?因為秋冬乾燥的冷風、低濕度、過度的室內暖氣等等,都會使皮膚的水份加速蒸發。生活習慣如愛用過熱的水洗澡甚至浸泡、或使用潔力過強的清潔液及肥皂,都容易令皮膚表面皮脂及水份流失。另外,年齡亦會影響皮膚的水潤度:尤其超過五十歲後,皮膚較難留住水份以致較容易乾燥。皮膚疾病如異位性皮炎(濕疹)、牛皮癬、尋常性魚鱗病(Ichthyosis Vulgaris)、乾燥症等;某些藥物(如去水丸)及疾病(如甲狀腺分泌不足)亦會引致較乾肌膚。

究竟如何選擇護膚品成份,以改善乾燥皮膚?秋冬季選擇護膚產品,應該含有天然保濕因子NMF的成分,能一定程度增加角質層的含水量,從而改善乾燥肌膚。NMF如氨基酸(Amino Acid)、尿素(Urea)、鈉羥基皮酪烷酮(PCA)等。其他能把水分鎖住於角化細胞之間的成分如神經醯胺(Ceramide)、磷脂質(Phospholipid)、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膽固醇、脂肪酸、三酸甘油脂、神經鞘脂質(Sphingolipid)等等。它們可有效鎖住角質層的水分,可補充水分的流失。

以上提及的天然保濕因子屬於保濕劑(Humectant)之一。其他的潤膚成份還包括潤滑劑(Emollient)及封閉性保濕劑(Occlusives)等。潤滑劑如植物提煉的可可巴油、月見草油、杏仁油等,則能填補角化細胞的罅隙,使皮膚滑溜柔順。封閉劑如凡士林、羊脂油、礦物油等,則可避免水份從皮膚表面蒸發而流失。

皮膚乾燥的人,平日可使用含有保濕成分的產品。另外亦要改善生活習慣,如減少洗面次數(一天不超過兩次),減少洗澡時間及不要浸浴,減少用熱水沖洗,避免使用含肥皂及酒精的清潔液等等,轉用肥皂代替品或溫和清潔用品等等。防曬亦是重要的日常習慣,避免皮膚因紫外線破壞而變得更乾燥及提早老化。

如乾燥或乾紋問題比較嚴重,可考慮以注射式的方法改善。注射式的透明質酸,市場上稱為「保濕針」或「水光針」,屬黏多糖,具吸水性,能攜帶500 倍以上的水分。皮膚本身有天然透明質酸,而注射式的透明質酸可完全被人體分解及吸收。但由於注射式的透明質酸擁有連結cross-link ,相比天然的透明質酸能維持於皮膚內的時間更長久。醫生透過針或水光槍儀器於無菌狀態下將透明質酸注射於真皮層以下位置,改善皮膚底層水潤情況,維持約三至九個月不等。透過增加肌膚彈性及水潤度,從而改善乾紋及乾燥現象。注射療程屬醫美療程,常見的副作用有暫時性泛紅、瘀青、酸痛,亦非人人適合。建議諮詢專業人士意見了解相關風險。


林薇醫生
卡迪夫大學臨床皮膚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