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1
再遇梅姐再思香港

 

《夢伴此城《最後的蔓珠莎華》   作者:李展鵬

想不到,梅姐去世十八年之後,《梅艷芳》這部電影帶來了一次盛大的懷緬嘉年華。從地鐵到商場,從網上到街頭,舉目盡是梅艷芳。

十多年前在英國讀研究所,我旁聽一門課。某個星期的主題是fan studies,教授問我們迷過哪些明星。我說喜歡梅艷芳,介紹她是華人世界少有能歌能舞能演的女星,又說我每年會在她的生辰忌日寫紀念文章。教授說:「你日後可以做明星研究,做個fan scholar呀!」

多年後,當我寫《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及《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這兩本書的時候,我想到那位教授的話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已經誤打誤撞地做著明星研究了。

《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是訪談錄加評論文章。跟梅姐合作過的台前幕後人物,如黎小田、倫永亮、關錦鵬、許鞍華、許冠文、許志安及鄭裕玲等,娓娓道來當年往事。另外,此書也收錄眾多作家及評論人的文章,如張五常、李碧華、陶傑、李照興及鄭政恆等從不同角度討論梅姐。

《夢伴此城》是流行文化研究,以本土文化、性別研究、歷史意識及後殖民身份等框架,探究梅姐的歌、形象、電影、娛樂新聞、粉絲故事。她標誌了香港一個可一不可再的精彩時代,是港式流行文化及香港人身份認同不可或缺的部份。但回看過去並非為了懷舊,更重要的是思考當下香港。書的主角除了梅姐,還有香港這城市。

很多人說,今天香港已變得面目全非。十八年後,看《梅艷芳》流動落淚之後,也許我們可以拿起一本書,繼續追溯有關梅姐的故事,繼續思考有關香港的種種。

 停課不停學 》   作者:潘妙香

新冠肺炎在這兩年期間,不少家長在小朋友的學習過程中,面對了很多壓力及挑戰,更可能出現衝突,影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特別是2020年剛在香港爆發時,小朋友停課,學習及親子關係都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個衝突破口。

作者潘妙香本是一位幼兒工作者,也是一位和諧粉彩正指導師。她與當時7歲的仔仔在停課初期,反而善加利用了這段不用上學及上班時間,以和諧的粉彩顏色筆作橋樑,與孩子一同走出課室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回家後仔仔寫下當天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媽媽同時發揮自己身為和諧粉彩正指導師的角色,教導仔仔以和諧的粉彩把感受和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此書記錄了媽媽與仔仔黃哲在這本親子日記中如何增進親子關係與感情連結,與及孩子怎樣透過寫日記及作畫過程從而學習會感恩及情緒管理,使母子間的關係變得更緊密。

Ammathy Winnie Lui
雷晴雯
網上藝術文化頻道《舞影藝文》

B.D.A.C. Channel創辦人
資深演員、作家、編輯、舞評人、藝評人
舞蹈及藝術文化推廣工作者